IM電競管濤:人民幣匯率延續調整,外匯市場運行保持平穩——10月外匯市場分析報告
其中,國債凈減持規模由上月358億元降至57億元;政策性銀行債凈減持規模則由上月208億元小幅收窄至195億元(見圖表15、16)。
上次人民幣匯率從2018年4月初的6.28附近調整至2020年5月底的7.20附近耗時26個月時間,這次從6.30到7.30僅用了8個月時間。
10月份,銀行即遠期(含期權)結售匯仍然保持逆差,主要是因為即期結售匯逆差與未到期期權Delta敞口凈結匯余額環比降幅之和,抵消了遠期凈結匯累計未到期額增幅,但逆差環比下降。
收益和經常轉移項下涉外收付款逆差和結售匯逆差連續4個月收窄,10月份分別降至125億、5億美元(見圖表12)。
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秘書處在2020年10月宣布中間價報價行陸續主動將“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此后并未宣布重啟“逆周期因子”。
上清所數據顯示,境外機構在連續3個月減持人民幣債券之后開始轉為增持,當月凈增持76億元,主要貢獻項是同業存單,由上月凈減持31億元轉為凈增持95億元。
他粗略計算拍了271部戲。
這些措施在前期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均有反向使用。
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震蕩上揚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
現結合最新數據對10月份境內外匯市場運行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人民幣匯率延續調整,宏觀審慎措施再度重啟 繼9月份人民幣匯率跌破7.0、7.10和7.20,10月份,人民幣匯率繼續承壓。
這是10月份即期結售匯(包括貨物貿易結售匯)出現逆差、付匯購匯率(剔除遠期履約額)跳升、遠期購匯履約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
10月份,服務貿易項下涉外收付款和結售匯逆差分別收窄至17億、44億美元,環比分別減少30億、27億美元,接近上年同期水平。
2002年4月25日,證監會將案件調查權與審理處罰權分離,由行政處罰委員會負責案件審理及處罰,由證監會有關業務部門負責人、派出機構主要負責人兼任委員,日常工作由法律部負責,“查審分離”體制得以確立。
8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幣值已經跌至2008年以來最低,若2022年末-2023年初,美聯儲加息周期步入尾聲后,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將會緩釋。
在此背景下,10月25日上午,央行、外匯局宣布提高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以鼓勵資本流入。
境內外匯供求為小幅逆差,市場主體對匯率波動的適應性較強。當月,外貿企業結匯規模降幅較大,帶動貨物貿易項下結售匯由上月順差227億美元轉為逆差7億美元,為2021年5月份以來首次逆差(見圖表12)。
IM電競平臺中偉股份是鋰電池新能源材料綜合服務商,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
二是部分企業集團(公司)產品產量數據存在跨地區重復統計現象,根據專項調查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重復產量進行了剔重。
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調整導致出口企業的財務壓力繼續緩解。
迄今為止,在本輪人民幣匯率調整過程中,調節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市場常見的外匯政策基本已經出臺。在該項政策實施過程中,會對外匯期權交易減半征收準備金。
財報中資產負債表顯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每日優鮮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6億元,流動資產總額為24.57億元,而總流動負債為32.99億元。證券投資項下跨境資金凈流出壓力加大,利差因素對外資影響減弱。
IM電競平臺到那時,油價將面臨上行風險。
當月,陸股通項下(北上)累計凈賣出成交額由上月112億元擴大至573億元,創2020年4月以來新高,食品飲料行業單月凈流出規模最大,全月16個交易日中只有5個交易日為凈買入,10月24日單日凈賣出規模高達179億元,創歷史新高。
10月份遠期購匯簽約額明顯減少、遠期購匯對沖比例驟降、未到期期權Delta凈結匯敞口減少,與央行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有關。IM電競平臺10月28日-11月3日,隨著美元指數上升,人民幣匯率再次轉跌,收盤價最低降至7.3200,創2008年以來新低。
不過,遠期購匯簽約額明顯減少,由上月699億美元降至127億美元(見圖表19、20)。人民幣短暫企穩后,收盤價于11月3日跌至7.32,創2008年以來新低。
10月份,銀行代客遠期凈購匯累計未到期額環比減少了138億美元,而未到期期權Delta凈結匯敞口則減少了33億美元,印證這一政策預期效果。10月份,人民幣繼9月份破7.0、7.10、7.20之后進一步跌破7.30,8個月時間累計跌幅達到10%以上。
比亞迪方面當時曾回應,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盡快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恢復發行注冊程序。
亮點政策頻出:取消非銀行債務人到外匯局辦理外債注銷登記的管理要求;支持企業以線上方式申請外債登記;允許非金融企業多筆外債共用一個外債賬戶;開展一次性外債登記試點;2019年,外匯局試點取消非金融企業外債逐筆登記管理要求,允許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按照企業凈資產2倍的金額辦理一次性外債登記;等等。
人民幣雙邊和多邊匯率繼續下跌,出口企業財務壓力和出口競爭力進一步改善 10月份,滯后3個月和5個月環比的收盤價均值繼續下跌,環比分別下跌了6.7%、7.0%,前者跌幅較上月擴大2.0個百分點,創2018年9月以來新高,后者跌幅較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見圖表5)。10月份,月均銀行間市場即期詢價成交量由上月370億美元降至310億美元,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見圖表10)。3至10月,銀行結售匯順差累計為562億美元,同比下降50.8%,仍屬于外匯供求基本平衡(見圖表8)。
境內外匯供求為小幅逆差,市場主體對匯率波動的適應性較強 10月份,銀行即遠期(含期權)結售匯(以下簡稱銀行結售匯)出現年內第四次逆差,逆差規模從上月49億美元收窄至13億美元。但是,10月份,遠期結匯履約占比為18.4%,遠期購匯履約占比為18.2%,環比分別回落0.7個百分點、8.2個百分點(見圖表17)。到10月底,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和收盤價較3月初年內高點分別下跌了12.2%和13.5%。貨物貿易順差環比繼續擴大,但結售匯由大規模順差轉為小幅逆差 10月份,海關統計的貨物貿易順差環比小幅擴大至852億美元,但由于出口收款放緩,當月外匯局公布的可比口徑的貨物貿易涉外收付款順差繼續收窄,降至329億美元,貨物貿易順差不順收缺口擴大至523億美元,其中出口少收入貢獻了446%,進口多支出為負貢獻346%(見圖表11)。
不過,3至10月(即人民幣匯率貶值期間)收匯結匯率和付匯購匯率均值分別為56.5%、54.2%,較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即人民幣升值期間)均值分別上升2.6個百分點、回落1.6個百分點。
在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中,不同時期的資產價格、資金流動性也不相同。當月,中間價、收盤價(指境內銀行間市場下午四點半收盤價,下同)累計分別下跌1.1%、2.8%,二者均值較上月分別下跌2.3%、2.7%。
陸股通與港股通累計凈買入成交額軋差后,股票通項下延續凈流出,規模由上月424億元擴大至1249億元,同樣為2021年2月以來新高(見圖表14)。
即便9-10月人民幣匯率跌破整數關口,最低跌至7.30下方,市場并未出現恐慌性購匯行為,付匯購匯率均值為54.0%,仍然較3-8月均值回落了0.3個百分點(見圖表9)。
之所以銀行結售匯仍然保持逆差,是因為當月銀行即期結售匯由上月順差83億美元轉為逆差119億美元(銀行自身結售匯由上月順差13億美元轉為小幅逆差1.8億美元,代客結售匯由上月順差69億美元轉為117億美元),未到期期權Delta敞口凈結匯余額環比減少33億美元,二者之和抵消了銀行代客遠期凈結匯累計未到期額增幅138億美元。
近年來,我國銀行保險業在高度開放的競爭環境下穩健發展,市場規??焖僭鲩L,主體穩步增加,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作用逐漸發揮。
中債登數據顯示,境外機構凈減持人民幣債券規模由上月615億元降至340億元。
這表明,在人民幣匯率創多年以來新低的情況下,個人用匯依然沒有明顯波動。受此影響,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環比下跌1.2%至100,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累計下跌了1.2%、1.7%,均為2022年6月份以來新高;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同比回落了0.4%,加之國內通脹溫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跌幅更大(9月份,國際清算銀行編制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同比上漲3.7%,實際有效匯率同比下跌1.2%),這有助于改善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見圖表7)。
Shiels寫道:“從技術上講,美元(9月見頂)和美國國債收益率都有一些非常明確且協調一致的信號。
風險提示:地緣局勢發展超預期;海外主要央行貨幣緊縮超預期;國內經濟復蘇不如預期。
令人驚訝的是,北行資金周一凈流入非常大,但市場漲跌,股票分化如此嚴重,只能對國內資本表示非常無助。此后美國方面表示,初步分析認為來源是烏克蘭向俄羅斯軍隊發射的導彈誤洛波蘭。
但是,由于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增加了企業使用遠期和期權對沖匯率風險的成本,會促使企業增加即期市場購匯。但據市場觀察,2022年9月份以來,實際中間價較報價模型計算出來的價格持續在偏強的方向。